本篇文章4327字,读完约11分钟

“你所选择的基金是联发金砖四强的单位信托基金,风险级别是四,进取型。我要提醒你,投资产品会涉及风险,而且有

“你所选择的基金是联发金砖四强的单位信托基金,风险级别是四,进取型。我要提醒你,投资产品会涉及风险,而且有机会招致风险。请问你,对这点有没有问题?”结果银行竭力推荐的这只基金最终给顾客带来了巨亏。香港影片《夺命金》中的这一幕,同样在杭州的严先生身上发生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“2007年汇丰银行刚刚进入杭州,我就是因为相信汇丰的企业品牌,花1000万元买了他们的境外理财产品。结果却让人吃惊,亏损最严重的时候只剩下300多万元,现在也只剩下500万元左右。”严先生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其他投资者:不要盲目相信洋企业品牌,境外投资的风险不可不防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买了两只qdii产品 最惨时跌近七成

严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是2007年下半年买的汇丰银行的qdii产品。“我自己也是炒股票的,当时a股大盘已涨到5000多点,我也赚了几百万元,觉得风险已经比较大,就从股票账户里取了1000万元买基金。”另外,严先生平时业务繁忙,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搞投资理财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之所以买基金产品,是因为严先生觉得基金投资稳健,能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。严先生没有选择国内的基金产品,而是选择了汇丰银行的基金产品。那时候,汇丰银行刚刚进驻杭州,他特地赶到庆春路上的广利大厦购买。他觉得,像汇丰银行这样的国际大企业品牌,在投资理财方面肯定有更专业的团队,也更有经验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,汇丰银行的从业人员给他作了介绍,包括企业的各类理财产品,让严先生填写“风险取向问卷”等。最终的结论是:严先生的投资风险取向是平衡型,在风险投资取向中居中,并拆析称,这一类型的投资者乐意以一个很高程度的风险去换取中长时间(约5年)胜过存款的回报潜力,比“谨慎型”投资者能接受更大的资产市值波幅。“当时我觉得,如果基金亏20%还是能接受的。”严先生说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最终,严先生选择购买了汇丰银行的两只qdii产品:汇丰中国股票基金和霸菱香港中国基金,投资比例为3:7。从两只基金产品的推广资料来看,过往投资收益也比较诱人,其中汇丰中国股票基金前5年累计回报为329.9%,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更是达到414.2%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然而,随着金融危机、欧债危机的接连爆发,全球股市出现连续暴跌,两只基金的净值连续下跌。“去年最惨的时候,1000万的本金只剩下300多万,到现在也只有500万元左右。”面对净值的不断缩水,严先生也是进退两难。而让严先生想不通的是,管理这两只理财产品的汇丰的专业团队,理财能力还不如业余时间炒股的自己。“我在大盘跌到3000多点时才一些点进去的,平时操作也不多,最多的时候也就亏损20%左右。虽然到现在还在亏损,但亏损并不大。”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汇丰解释大亏原因:投资中资概念股遭受业绩下滑

最让严先生不解的是,他投资的两只qdii产品,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经过巨额亏损之后,风险等级却越来越高。“当初我买的时候,两只产品风险等级都是3级,为中度风险。但到现在,风险等级却提高到了4级,为中至高风险。”

对于两只基金的表现,记者采访了汇丰中国公司传讯部关联人士。据该人士解释称,汇丰银行使用的是三年年化标准差衡量国外基金单位净值波动幅度。当基金或同等市场指数的历史波幅发生变动时,他们也会调整风险水平,以更好地反映相同产品的风险特征。并称,基金风险水平的定期调整是符合市场惯例的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该人士说,这两只qdii产品首要投资于在香港上市的中资概念股。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、年的欧债危机中,全部金融机构和投资产品均受到巨大震动和冲击,两只qdii产品同样不可不使地遭受业绩下滑。不过,对记者提出的汇丰有没有采取一点规避市场风险的方法,该人士没有回答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严先生认为,面对市场风险,汇丰的专业理财团队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和措施,根本没有体现出专业的资产管理水平。

资料显示,汇丰中国股票基金2007年6月底公布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国移动、中国人寿、中国石化、中国石油等,现金比例只有1.9%,接近满仓。今年1月底的资料显示,该基金投资结构没有大的一些变化,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石化等,现金比例仍只有2.7%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霸菱香港中国基金2007年6月底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香港交易所、中国交通建设、招商银行、广州富力地产等,当时的现金比例达到23.2%,明显高于汇丰中国股票基金。今年2月底持股情况略有变化,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中国海洋石油、百度、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中国石油、中国移动、腾讯控股等,现金比例降至只有0.7%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500万元的亏损 原因是汇率和投资损失

那么,严先生反映的两只qdii产品,业绩表现真的有这么差吗?

打开汇丰银行的网站,在投资理财产品表现中,可以看到,最近5年(至今年1月底)汇丰中国股票基金的累积回报(按美元计算)为5.6%,远远跑输同期基金基准36.9%的回报率。其中2008年至年每年的回报分别为-53.8%、57.1%、0.9%和-20.4%,今年1月份的投资回报为10.8%。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最近5年(至今年2月底)的累积回报为23.4%,略逊于同期基金基准36.6%的回报率。2008年至年每年的回报分别为-54.2%、 64.2%、2.1%和-19.5%,今年头两个月回报率为15.8%。由于严先生是2007年下半年买的基金产品,当时股市正处于历史高位,因为此损失也更大。但即使这样,净值被腰斩也令人意外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实际上,由于两只基金均按美元计算,因为此,购买基金的投资者还要承担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。严先生记得,2007年下半年购买基金时,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在7.6元左右。而目前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是6.3元左右,至今光是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就将近18%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让严先生难以接受的是,不论基金的业绩表现好坏,基金的管理费却旱涝保收。资料显示,汇丰中国股票基金每年的管理费为1.25%,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每年的管理费为1.5%。按严先生的投资比例,第一年缴纳的管理费就达14.25万元。预计5年的管理费在50万元左右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以此估算,严先生投资的两只qdii产品,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,有一半左右的损失是由汇率变化和基金收取的管理费造成的,另一半才是基金业绩变化带来的投资损失。

投资国外遭遇滑铁卢基金qdii八成亏损

目前的qdii产品中,包括银行qdii产品、基金和券商的qdii产品。从他们的表现来看,业绩分化比较明显,其中不少亏损严重。

由于qdii首要投资于国外市场(包括股票、基金及衍生品等),而外资银行在国外市场大多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,因为此qdii设立之初,市场普遍认为外资银行具有明显的特点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
普益财富数据显示,目前在运行的226只银行qdii理财产品中,外资行发行的有201只,占比88.94%;其中,花旗银行88只,渣打银行81只,汇丰银行18只,东亚银行14只。这些qdii理财产品大部分成立于2007年和2008年。由于接连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打击,业绩大多不如人意。尽管今年以来国外市场普遍回暖,qdii业绩普遍回升,但仍难以弥补过去几年的巨额亏损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普益财富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末运行的226只产品中,仍有110只净值低于1元,占比48.67%;净值大于1.2元的产品,仅有29只,绝大部分qdii远远跑输cpi。116只实现正收益的银行qdii理财产品中,净值最高的是渣打银行发行的开放式黄金指数人民币utsn003。该产品成立于2008年8月25日,截至年3月29日,该产品净值为2.2365元,实现累计收益123.65%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110只负收益的银行qdii理财产品中,亏损最严重的是渣打银行发行的基金精选之dws气候基金美元款。该产品成立于2008年4月6日,截至年3月29日,该产品净值仅为0.4850元,累计亏损51.5%。亏损超过20%的共有41只,占比17.98%。这些负收益产品大部分由外资行发行,其中花旗、渣打分别占39只和35只,汇丰13只,东亚7只。中资银行的qdii产品只有25只,正收益的仅为8只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国内券商发行的qdii产品只有3款,而且业绩表现均不佳,最新单位净值均在1元以下。

基金企业开展qdii业务,首要是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不同风险层次的产品。但基金企业发行的qdii产品表现同样一片惨状,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,截至4月18日,51只基金企业发行的qdii产品中,亏损的有41只,占比超过八成。其中亏损最严重的是上投摩根亚太特点,累计亏损44.9%;其次是嘉实国外中国股票,亏损43.3%。实现正收益的10只qdii产品中,海富通中国国外股票表现最佳,累计收益率50.21%,其次是交银环球精选,收益率40.98%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顾客的钱为何总是成猎物

如果说国内基金企业的qdii产品因为起步晚、经验不足,发生亏损还情有可原的话,那么,在境外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外资银行qdii产品还屡屡巨亏,实在有点匪夷所思。

要知道,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,从2009年开始,道琼斯指数已连续3年上涨,今年累计涨幅又达到6.11%;今年4月初,道琼斯指数最高曾达到13297点,超过了2007年底时的收盘点位。

入市时间不佳是大部分qdii产品的一大硬伤。作为专业理财团队,众多qdii却是在市场最疯狂的2007年和暴跌开始时的2008年纷纷入市,缺乏清醒的头脑。最迟成立的两只银行qdii产品成立于年4月7日,此后的两年中,银行几乎终止了新的qdii理财产品的发行,又错过了抄底的好机会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面对系统性风险却缺乏应对措施,则是qdii最被投资者质疑的致命伤。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和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,qdii们却没有及时止损或大幅降低仓位。

为了吸引顾客,过分强调以往业绩,却“回避”投资风险,则是qdii对顾客未能尽责的另一表现。如汇丰银行的两款qdii产品,在2007年的推广资料中,突出了产品过去几年的辉煌业绩,对风险的提示却有意无意地放在很不显眼的位置。而在网站最新的产品介绍中,则已经把投资风险提醒放在页面上端最醒目的位置。

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因为此,对投资者来讲,在选择qdii产品时,成千上万不要被其过去的迷人业绩蒙蔽了双眼,不要盲目迷信洋企业品牌,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,对其投资去向或投资主题、风险控制能力(如是否保本、亏损达到一定比例自动清盘)有比较清楚的了解,如果选择的qdii产品只是投资中资股,那还不如直接投资a股或境内的基金,何必绕个弯路,再额外承受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? (来源:本网-钱江晚报)

标题:“汇丰银行理财跌得惨 理财产品变身“夺命金””

地址:http://www.whahsh.net/wmjj/9021.html